“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治疗、照护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护理工作日趋精细化、同质化、专科化。推进护理信息化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护理工作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负荷,保障护理质量安全,是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
传统流程及模式下,护理业务面临多重困境:需频繁的人工操作、传达,护士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由于人力、设备限制,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隐患;难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获得感和满意度低;无法跟踪医嘱的整个生命周期,一些重要医疗信息无法电子化。随着医院整体信息化发展,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医护患及管理者的实际需求。基于此,医惠打造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床旁,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致力“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医惠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遵循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等国内外医疗通行标准,集成经临床实践并持续论证的成熟业务功能模块,适用于临床护理全业务、全场景,通过流程融合、数据共享,实现护理过程及结果的监测,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医惠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目前已经实现21个核心业务流程的闭环化管理,医嘱过程形成闭环链路,涵盖用药、检验、用血及一些极具专科特色(如母乳喂养闭环)的医嘱执行全流程管理。医生下达医嘱,护士通过系统查看、确认医嘱,对待执行医嘱智能提醒,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医嘱临床执行环节全流程记录和全过程追溯,避免人工核对、用药方面的执行差错,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建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动向追踪与管理。针对患者转运交接,实现患者扫描入院、手术、转床、转科、出院流程监控,实现信息化交接管理,转运交接记录全程可追溯,保障患者在转科交接、出入院时的身份识别和信息准确,确保患者安全;针对患者体征管理,支持多种录入模式、一处录入多处共享、自动生成体温单及体征趋势、支持对外接口、体征异常提醒、待测体征管理,有效提升护士工作效率。编码库统一护理术语规范,使用标准化护理语言,以结构化格式记录护理过程,文书配置动态灵活,支持待办文书提醒、护理评估汇总与查询、护理病历质控、语音录入等功能。充分挖掘护理电子病历的信息功能,实现护理病历数据的连续性与信息的再利用,实现结构化表单中护理数据与医疗高度共享。
为有相同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同质化护理服务,是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内涵之一。护士经验、能力,护理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护理服务的同质化。从信息化、智慧化层面破解这一难题,医惠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搭载了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标准化编码的护理知识库,以场景智能驱动业务,使临床护理决策发生质变,实现同质化护理,全程守护患者安全。医惠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了专科护理知识库,系统基于知识库提供建议,护士可随时进行查阅,辅助其决策,同时强化护士的专业化及程序化思维,实现护理水平的提升。打造标准临床护理术语,进行统一编码,提供以国际标准照护程序为基础的护理流程决策支持,运用循证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在实现护理服务同质化基础上,形成标准护理大数据,实现护理价值数据化。通过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生成工作规划、推荐护理计划,助力护士合理配置资源及时间,保障护理计划高效执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随着现代医学分科不断细化和诊疗技术持续发展,护理专科化已经成为护理发展的新课题,对提升医院专科专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护理智能开放平台聚焦临床和管理具体问题,梳理相关流程与业务,实现护理专科数据交互,构建标准化专科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助力护理科研,提高护理质量。智能采集、检索、分析散落在信息平台及各业务系统中的护理数据,结构化采集临床护理结构、过程与数据结果,以数据融合搭建专科知识库体系,满足各类护理科研需求,从而不断深化针对某一疾病、某一症状的护理技术研究,推动护理走上专科化发展道路。基于专科数据驱动的护理导航路径,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通过数据积累与挖掘,丰富患者照护导航路径图,智能提供多种方案选择,提示最优路径,帮助患者享受到花费更少、更快好转、更低风险、更佳预后的服务。医惠作为国内患者二维码腕带的引领者,揭开了移动医疗序幕,并在护理信息化领域始终保持创新发展。十余年来,医惠在护理信息化领域不断精进,开拓创新,通过移动护理、护理管理、护理质控、培训考试、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等多维度解决方案,保障患者安全,高效提升护理精细化、同质化服务,持续推动护理行业信息化创新发展。